2025年6月,贵州省榕江县遭遇5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,受持续强降雨及上游来水叠加影响,榕江县多地出现严重内涝与山洪灾害。四天内两次洪峰(6月24日和6月28日)导致县城70%区域被淹,超10.3万人受灾,4.15万人紧急转移,基础设施严重受损。遥感技术因其大范围、高效的监测能力,成为洪水灾害评估和应急响应的关键工具,为救援和灾情评估提供关键支持,成为我们快速掌握灾情、制定救援方案的重要“千里眼”!
基于上述背景,本公司利用自有OHS高光谱卫星数据,对此次榕江县特大洪水灾害事件进行详细的遥感监测与分析。

(图1 洪灾中的榕江县城 △图片来源于网络)
榕江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,处珠江、长江两大水系分水岭,县城在都柳江、寨蒿河、平永河三江汇聚处,河道狭窄,地势低洼,形成天然蓄洪池。值得注意的是,近年来榕江城区不透水面比例不断增加,绿地率持续减少,生态与城镇化的冲突在这场洪灾中尽显。

(图 2 榕江县地理信息及受灾情况)
图3对比展示了榕江县城区洪水前(2024年10月31日)与洪水后(2025年7月3日)的变化情况。影像分析显示:
河流水体变化显著: 洪水发生后,河流水体浑浊度明显增高,水面面积显著扩大。
区域a疑似受淹或淤积: 图中a区域的影像色彩在灾后发生明显变化,初步判断该区域仍可能被水体或淤泥覆盖。
区域b疑似发生地质灾害: 图中b区域的影像特征显示,疑似发生了山体滑坡现象。

(图 3 榕江县城区洪灾前后对比 △数据源:OHS高光谱影像)
图4清晰对比了a区域在洪水前后的光谱变化。我们选取了OHS数据的前15个波段信息进行分析,并以b区域的水体光谱特征作为参照。分析结果表明,洪灾前后a区域的光谱特征发生了显著变化,灾后其波谱形状更接近水体特征,这指示该区域的洪水尚未完全消退。

(图 4 榕江县滨河公园洪灾前后波谱对比)
此次榕江县遭遇的特大洪灾,再次敲响了警钟,凸显了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,防灾减灾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与重要性。航宇微旗下全资子公司珠海欧比特卫星大数据有限公司依托“珠海一号”卫星星座,利用OHS高光谱卫星数据对榕江县特大洪水灾害迅速展开灾情监测。不仅为应急救援提供了“千里眼”般的支持,更为灾后损失评估和科学重建决策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。
公司将继续承担灾害应急监测的社会责任,利用“珠海一号”卫星对受灾地区进行时空监测,为救援、灾害评估等提供重要的卫星影像和数据支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