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nglish

欧比特20年人物故事之三丨陈伙立:“我做的芯片可以飞上太空!”

发布日期:2020-08-10浏览次数:


编者按

韶光荏苒,时序轮替。2020年我们迎来了欧比特成立20周年。20载风雨征程,20年锐意进取,无数欧比特人用激昂的斗志奏响奋斗的乐章,用拼搏的精神铸就梦想的辉煌。

自7月14日起,我们将陆续刊登欧比特20周年功勋人物故事,讲述流转时光中那些牵动人心的记忆,鼓舞我们奋发蹈厉的力量。敬请垂注。



陈伙立,在职12年,现任总经理助理,分管生产质量部及采购部,组织并主导了SIP,SOC,EMBC生产线的创建,实现了生产线及生产工艺从零开始的突破,并逐步稳定产品质量,提高生产运营效率,为公司自主产品的生产,研发,销售做出突出贡献,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今年年初,因新冠疫情蔓延,珠海市全市口罩紧缺。2月13日,欧比特刚复工就马不停蹄地投入到了口罩的生产当中,欧比特总经理助理陈伙立,便是这一项工作的负责人之一。

“我们公司一直在思考,如何为国家做贡献,如何为社会尽一点责任。做口罩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要有洁净室,而我们刚好拥有这样的硬性条件。”陈伙立说。

生产口罩的首要任务是将原有的生产线改造成口罩生产线。“我们第一次接触到生产口罩的设备,对于一些工艺细节和参数需要做一些调整,这个摸索需要一定的时间。”


陈伙立带领团队调试口罩生产线

在他的带领下,经过十个日夜的调试,欧比特于3月10日实现口罩量产,最大产能达到每天数十万只。

这只是陈伙立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。从一开始的助理工程师,到现在成为分管公司生产、质量和采购工作的管理者,他是公司生产部开拓创新和产业化的见证者和推动者。

“我做的芯片可以飞上太空!”

2008年,临近毕业的陈伙立面临着工作的抉择,一份是自己找的工作,在欧比特生产部当助理工程师,一份是在家里附近轻松稳定的工作,没有憧憬和挑战。经过一番思考之后,他毅然决然选择了欧比特,放弃了轻松稳定的工作。

“你做这个可以干嘛?” 父亲对他的选择十分不解,并质疑这份工作的前程。

“我做的芯片可以飞上太空!”陈伙立自信和自豪地说。

他也明白父母的用心良苦,但是既然已经选择了前行的方向,那就坚定不移地大步向前。正如太宰治所说的,“心存疑虑地向右转和充满信心地向右转,其命运是完全一样的”。

笃定着让自己制作的芯片飞上太空的这个梦想,2008年7月,他正式加入了欧比特。

生产新兵知行合一 研发创新矢志一流

陈伙立加入的时候,生产部刚成立不到一年。可以说,他和生产部一样,年轻且富有朝气,青涩且等待开拓。那时候的生产部不过十来个人,他们每天的工作都是紧张而忙碌。


欧比特生产线

他加入生产部主要是从事SOC封装的工艺开发的相关工作,这是公司的第二条生产线。此前公司已经有一条专门做SMT的生产线,与成熟的SMT生产线相比,SOC生产线并没有过多的技术积累,一切都处于“玲珑初开,百子待落”的状态。作为该生产线的工艺工程师,他除了要做芯片工艺设计的工作,还需要充当芯片生产操作工。

他刚参加工作遇到的第一个挑战,就是如何将在学校中的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,运用到实际工作中。由于在学校学的主要是理论知识,缺乏具体的实际操作,作为新兵,他需要学会生产线上大大小小的设备是如何运行和操作的,并要熟练地进行工艺试验。

除了要学会操作设备,还需要测试生产产品所需要的一些准确参数。此前公司并没生产过SOC的相关产品,许多参数都要通过数以万计的实验才能得出来。

“我印象最深的一个理论是‘0.618黄金分割试验法’,我觉得用这个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比较快地得出生产需要的参数。”

正所谓“千虚不搏一实”,理论固然是有了,但是不经过实验,怎能炼出真金?通过运用“0.618黄金分割试验法”进行不停地测试和验证,陈伙立和团队很快地得出了一项又项工艺所需要的参数,避免了过多的弯路。


由陈伙立主导工艺研发及生产的SOC产品

2009年公司开始建立第三条生产线,专门生产立体封装SIP的相关产品。虽然有国外引进的工艺流程框架,其中大体为17道工序可以学习借鉴,然而对于研发者来说,开拓创新方显真本事。他和团队在前者的基础上,通过一点一滴的摸索创新,对这些工序进行细节上的优化,最后细化为35道工序,使得所生产出来的产品,达到了高可靠的技术性能。

由此,亚洲第一条三维SIP立体封装芯片的生产线诞生,填补了国内立体封装芯片小型化、模块化、可靠性高的空白,可为航天航空提供高可靠性的技术产品。

心之所向锲而不舍 战场无声甘于寂寞

公司的SIP产品从2009年开始研发,2010年便成功研发出了相关产品。正当陈伙立和他的团队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时,市场这盆冷水无情地浇到了他们的头上,冰冷,心寒。

一款产品好与不好,行与不行,是需要通过市场检验的。那时候国内的芯片市场尚未成熟,主要依赖于进口,许多企业大都使用进口芯片,对于国产自主研发的芯片,始终抱着一种不信任的态度。

“那时我们的产品不被国内认可,也没有敢于尝试用新技术产品的企业,如果没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,后面肯定不会有人去吃。当时我们的产品在功能和参数上,完全可以替代国外的产品。可是国内的企业始终抱着一种求稳的心态,不愿意去尝试我们的产品。”

因此,欧比特研发的SIP相关芯片,在国内的接受度不高,在市场上应用上更是寥若晨星。


由陈伙立主导工艺研发及生产的产品

由于辛苦研制的芯片在市场上反应寥寥,这种市场上的不确定性,让原有团队的许多成员感觉看不到希望,纷纷选择离开。

“后来我们的团队换了一拨又一拨,不断有新人进来,我不断地给他们培训及灌输质量思想,教他们怎么去做,怎么做好。可是我们的产品市场反馈不是太好,很多人都坚持不下来。”

2011年到2012年是陈伙立觉得最困惑的时期,一直坚持在岗的他,却失去了目标,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去走。

这时候他的父亲打电话过来了,劝他回老家。

“你说你搞了那么多年,你做的芯片上天了吗?”父亲焦虑地问他。

“快了。快了。”他抱着一种迷茫又不确定的语气回答着。

结束与父亲的电话之后,他陷入了久久的沉思之中。该放弃还是继续?他得到的答案是继续。他觉得他参与工艺研发的芯片是是可行的,产品的技术在国际上也是领先的。而他现在只需做的,就是等待时机的到来。

幸运的是,这个“寒冷的冬天”并没有很漫长。随着《电子基础材料和关键元器件“十二五”规划》的发布,国家开始部署了电子元器件自主可控的战略布局,重视国内自主研发产业和产品,国内市场对自主研发的产品逐渐变得包容和认可。欧比特董事长颜军博士也具有前瞻性,认为自主研发、生产芯片会是公司未来几年甚至十年的重要方向,亲自出马把产品推向了市场。

“一开始我们是不停地送样给客户测试,客户给我们反馈了不少问题。例如和国外的产品比,我们有任何细小的差别,就会马上改过来,保证我们的产品可以完全兼容,同时也让客户在使用我们的产品过程中没有心理障碍。”

通过持续的改进,公司生产的SIP产品终于得到了市场的认可,并成功运用到了航天、航空、通信和工业控制等领域。这让他觉得未来可期,从而一扫过往的阴霾,整顿车马,继续前行。


陈伙立工作照

浪花淘尽方显成就 丹心未泯奋斗护航

2017年6月,由欧比特自主建设和研发的“珠海一号”遥感微纳卫星星座首批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,揭开了我国民营上市企业发射和运营卫星星座的序幕。

“爸,我做的芯片飞上太空了!”陈伙立在电话里头激动地说到。

“真的吗?啊!太好啦!坚持了这么多年,不容易啊!”父亲被他的努力和坚持所感动。

陈伙立的座右铭是“十年磨一剑,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”,他将之践行于实际当中。在12年产品研制过程中,陈伙立帮助公司实现了开拓创新和产业化,所建立的生产线通过了多家航天航空单位符合性认证,并实现了产品的产业化和国内批量应用。

同时,他也收获了许多硕果。一方面是能成功将自己在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产品的技术、工艺的研发上,把原来只有蓝图的产品,做成可以投入运用的实物的产品。

“这些工序和参数,都是通过血和泪打磨出来的,这些产品,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。”

另一方面是和团队一起研发的产品,逐渐被应用到不同的场合,并且可以对标国外的产品。他觉得这种被认可,是最大的收获,也是最高的评价。

“本来我们的产品在客户那里主要是备份用的,现在慢慢变成主份了!”

“能够为公司做出贡献我很开心,同时也感谢公司的信任和支持。我希望我们的产品可以一直走下去,目前我们的产品只占了相关市场的的一点点份额,这是远远不够的。未来我希望能够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,让我们的中国芯替代外国芯!”


欧比特篮球队,左5为陈伙立

诗人余秀华说过,“一个能够升起月亮的身体,必然驮住了无数次的日落”,这大概足以描述陈伙立的那段“寂静无声”却矢志不渝的时光。这种扎根在内心深处,坚忍不拔的力量,必将陪伴他与欧比特一起,走入下一个旅程。

官方微信
公众号

卫星大数据
微信公众号

TOP
TOP